自去年開始,國家密集出台房地産調控政策,一系列“組合拳”起到了抑制房地産泡沫,平抑房價漲幅過高過快的作用。與房地産唇齒相依的瓷磚行業也深受影響,2017年瓷磚行業整體下行態勢已成定局。
縱觀我國瓷磚産業這幾十年的發展,可以用一路綠燈來形容,高增長高産能。即便是這樣,中國目前也只能說是瓷磚制造大國,還不是制造強國。
“大”而不“強”
20年來,中國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建陶生産國、消費國和出口國。
兩年前,中國陶瓷磚産量約占全球總産量的2/3。隨著新興國家陶瓷産業的快速崛起,中國陶瓷磚産量基本維持不變,占比稍有下降,但依然占有60%以上的市場。中國的出口量占據全球國際貿易的半壁江山,陶瓷磚出口量占據了世界的該類産品的2/3。因此中國是名副其實的瓷磚制造大國。但制造大國不等于制造強國,中國離瓷磚制造強國的目標還有一定距離。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我國陶瓷産業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成本優勢,然而近幾年國內原料成本、人工成本、環保成本不斷攀升,與周邊新興制造國相比,我國陶瓷産業的傳統優勢正逐步弱化。
産量穩步增長 市場容量已達峰值
過去30年,中國陶瓷産業轉型升級取得很大的成果,保持著每年18%的增長。根據5年前的調查數據,我國形成比較大的陶瓷産業集群20余個,全國建陶企業1400多家,保有陶瓷磚生産線約3400余條,年産能超過130億平方米。2016年,全國陶瓷磚産量爲102.6億平方米,其中廣東、山東、遼甯、湖南等産區有所下降,福建、江西、四川等産區大幅增長。總體仍在增長。
在産量與日俱增的同時,陶瓷産業發展模式也發生巨大變化。
第一,我国陶瓷产业无论从技術管理、质量提升等方面都取得了几个阶段性进步,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第二、也是我們最引以爲豪的,就是建成了較爲完善的産業鏈和配套服務體系。只有中國和歐洲達到這一水平,包括日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都不具備。
第三、節能減排倒逼産業轉型升級的態勢初步形成。 這是我國陶瓷産業的痛點和興奮點,由于倒逼機制使陶瓷産業快速進步、快速發展。
第四、國內産業轉移和市場區域布局基本完成。 過去国内的陶瓷产业布局是“三山一海夹两江”,形成了几个主要的集聚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除了海南之外,陶瓷产业基本遍布全国。国内的产业布局已经完成,即使现在有些地方政府在规划招商,但再无形成大规模产区的可能性,对此,国家的策略是鼓励“走出去”。
第五、市場化競爭和民營經濟主導行業良性發展。 這也是建陶行業非常值得驕傲的地方。陶瓷産業不存在去産能的問題,也不存在産能過剩而需要政府通過政策調控。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良好的市場機制。陶瓷産業基本都是民營企業,對市場非常敏感,能根據市場變化而轉變。
第六、國內外市場需求容量的最大峰值區間基本確認。 根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对国内外市场的观察和了解,两年前,整个市场需求达到了峰值。過去30年來都是根據市場不斷擴容而擴張産能,找到增長點,未來應該考慮就是在有限的市場容量中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品牌將逐步升級 未來消費者更相信品牌
再說需求端,隨著消費升級與品牌時代的到來,未來消費者將更相信品牌。調查發現,隨著80後、90後逐漸成爲主力消費人群,在家裝等方面更注重品牌、品質以及環保的標准。其次,對于普通人群來說,瓷磚屬于超低頻消費産品,對該品類的了解往往只是通過廣告、口碑等方式的認知,只限于幾個知名品牌,只有需要購買時才會著重了解。
這種消費模式倒逼了大品牌的發展,像大衆熟知的東鵬、馬可波羅、諾貝爾等品牌更能形成馬太效應搶占市場。對于熱衷品牌的消費人群來說,小品牌廠商只能靠價格來進行競爭。
從另一方面看,中國整個瓷磚市場需求量巨大,每年剛性需求多達幾十億平方米,這其中包含工裝、家裝、市政等多個方面,瓷磚的銷售渠道往往采用經銷代理等方式,所以即便在大品牌暢銷的情況下,小品牌還是可以依靠關系、價格、渠道的優勢獲得各自的市場份額。但是,消費升級以及品牌化還是大勢所趨,品牌對人們消費的決策影響將不斷加大。
消費者購買場景發生變化
除了品牌的逐步升級,消費場景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近年來,網購、電商幾乎占領了所有産品品類,建材瓷磚也不例外。
相比線下購買,線上購買對于瓷磚産業來說有利有弊,瓷磚不同于電器等快消品,在購買過程中涉及測量、安裝、咨詢、效果、運輸等多方面因素,有些因素是網購不能涉及以及覆蓋的因素,所以瓷磚企業未能大面積的觸網,大多只是開設網店,爲線下引流。實際上,對于大品牌來講,同款産品如果在線上線下同時銷售,勢必會引起價格上的競爭,經銷商、代理商也會與廠家産生分歧,這也是網上銷售面臨的主要難題。
另一方面,线下的那些小的建材市場正在消失,以北京为例,各中小型建材市場将逐步消失,建材市場的拆迁对于在京的众多瓷砖经销商来说已经早有心理准备,为配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属于笨重行业且低频使用的瓷砖仓库及建材卖场是被重点疏解的对象。
去年就拆迁了位于北五环边上的万家灯火建材市場,今年刚开年就传出小武基建材市場要被拆迁的传闻,以往圈内也有这样的传言,大家基本都已经习惯,但今年确实贴出了通知,为了让大家更快地搬出,还对市场进行了停水停电的举措,这样一来,很多经销商都各自去找仓储,将本来集中的仓库经营分散到了外地。
産業聚集 産業互聯網元素凸顯
在産業發展中,産地聚集是重要的一環,産地的集群優勢可以起到打品牌、提産能、降成本等多方面效果,以廣東省爲例,廣東是中國陶瓷牆地磚的發源地之一,目前年産量占全國總産量的50%以上,主要生产基地在佛山,其它有河源、肇庆、清远等产区。而广东陶瓷,其最大的亮点就是佛山陶瓷,佛山的陶瓷企业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就目前而言,是其它产区无法比拟的,仅建陶行业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就占到全国一半以上,并且在各地市场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强大的市场渗透力,无论在生产规模、技術水平、企业管理还是产品配套等方面来说,在各大产区中都属一流,引领了中国建陶的潮流。
這樣的産業集聚優勢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爲産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以廣東肇慶爲例,網庫集團在此搭建的中國瓷磚産業網可以說爲瓷磚産業的未來發展作出了示範。
該産業平台以線上線下爲突破口,堅持市場主導與政策引導相結合的原則,旨在服務于地方乃至全國的建陶企業,幫助建陶産業升級、地方經濟增長。
與市場上網購不同的是,該平台在銷售方面審查更嚴格,直接爲消費者過濾掉不合格産品。在推廣方面,營銷人群更精准、更專業,平台涵蓋選購技巧,裝修技巧等多功能平台,一站式解決消費者在建陶以及裝修方面遇到的問題。同時,B2B采購也是該平台主打的一項功能,平台圍繞建陶企業的上下遊供應鏈幫助企業通過互聯網的渠道采購到正品的優質原材,提升産品品質,降低成本,獲得競爭力。
線下,該産業網利用網庫集團在全國各地的200多個展廳,落地體驗、詢價等服務,爲用戶提供了一站式服務,深受歡迎。
目前,該平台落地于肇慶,彙集了肇慶、佛山在內的近千家陶瓷企業,年交易量達數千萬元。
中國瓷磚産業網主要模式:以瓷磚廠(B2)爲中心,在線上構建:在線陶瓷城+在線設計+資訊+O2O導購+活動促銷,在線下構建:1、布局全國各地物流公共外庫,實現瓷磚搬運2次就到C端消費者手上,降低物流費用和搬運損耗(10%),縮短用戶到貨時間和提高體驗;2、減少中間批發環節(B3),節省30%的中間利潤,把瓷磚零售店B4轉爲O2O體驗服務中心(B4)。由B4和線上實現O2O聯動。總體爲C端消費者減少至少40%采購成本,提高用戶體驗。
//本文地址:/xinwen/yejiexinwen/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