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最新消息,近5年來,該省累計新增節能建築面積近2.5億平方米,節能建築面積已占當地城鎮民用建築總面積的40%左右。
從2012年起,湖北省在武漢城市圈區域開展低能耗居住建築試點,新建居住建築節能標准由節能50%逐步提升至65%;2015年,這一標准在該省縣以上城區全面推行。5年來,全省16個市州共新建“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的綠色建築293座,總建築面積2123萬平方米,其中取得綠色星級標識的有170座,居全國第7位;全省累計增加節能建築面積2.47億平方米,建築節能領域共形成每年節約365.6萬噸標准煤的持續節能能力,折算成發電量相當于121.9億千瓦時,可供武漢市在夏季用電高峰時使用2個月。
政府引導和政策激勵是推進建築節能的關鍵。近年來,湖北相繼頒布了《湖北省建築節能管理辦法》《湖北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出台了《湖北省綠色建築行動實施方案》等規範性文件,基本形成了較爲完善的法規政策體系。爲了將建築節能工作落在實處,該省住建廳每年都要制定年度目標任務,並對全省各市州進行嚴格的目標考核,對工作目標任務完成好的30個市縣給予獎勵,而各級住建部門也對節能建築和綠色建築的建設單位給予相應的獎勵,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全省各地建設節能建築的積極性。
節能建築需要綠色建材作支撐。“十二五”期間,湖北省新型牆材企業數量達到946家,年産量280.35億塊標磚,新型牆材産量占全部牆體材料總産量的86.4%,城鎮建築新型牆材應用率提高到94%。在此期間,該省縣以上城區全面“禁實”,關停黏土磚生産企業592家,淘汰黏土磚産能73億塊,111個鄉鎮通過了“禁實”驗收。
綠色節能建材的湧現也推動了當地房屋建造方式的變革,裝配式建築正成爲傳統建築大省新的增長點。據介紹,“一主(武漢)兩副(宜昌、襄陽)”和荊門已被湖北省確立爲裝配式建築重點推進地區,孝感、黃岡、仙桃等地也不甘落後興建了建築裝配式部品部件生産基地。按照規劃,到今年底,武漢新建裝配式建築面積占當年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將不低于10%;2018年至2020年則將逐年遞增10%,即2020年要達到40%。而襄陽、宜昌和荊門在2020年要達到20%以上,其他設區城市、恩施州、直管市和神農架林區要達到15%以上。到2025年,全省裝配式建築占新建建築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
//本文地址:/xinwen/xingyejiaodian/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