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國外還是國內,很多成功的創業公司最早獲得用戶的方法看起來都是那麽的“笨”。這些“笨”的方法一般只在獲得種子用戶的最初期那個階段進行,它們沒法大規模地去推行,它們看起來很慢、吃力、勞神傷財...這些事情看起來很“笨”,可它們卻把一個公司從0變到了1。沒有這最早的0到1,就不可能有後來的1到10,10到100。
案例:Hotmail
1996年兩個工程師想要自己出來單幹,但是他們害怕自己的郵件被老板看到,于是做了一個基于網頁的郵件系統,這就是hotmail的前身。結果這個業余時間做出來的産品馬上得到了投資,但是真正推出市場的時候卻反響平平。
那時候大多公司宣傳産品都是大手筆買大型廣告牌和電台廣告位。Hotmail沒有用慣常手法,而是在每一封用hotmail發出的郵件最後,自動署名:“親愛的,你也可以和我一樣用Hotmail的免費郵箱。”這個現在看來挺平常的動作,在當時可是非常有創新意義的病毒式傳播。
接下來幾天,hotmail用戶以每天3,000人的速度爆發式增長,第一個100萬用戶在短短6個月內完成累積,第二個100萬在隨後的5個星期內實現。當時的增長有多驚人呢?其中的一個小故事是,創始人Bhatia給他一個印度的朋友發了個郵件,3個星期以後印度市場就積累了30萬用戶。這個猛烈的增長勢頭一直保持著,當1年半後出售給微軟時,hotmail的用戶數量達到了1200萬,要知道,當時全球的網民數量才不過區區7千萬。
//本文地址:/shangwu/yingxiaocehua/433.html